编者按:一个本科、硕士为工程专业背景的工科男,选择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专业;一个管理学博士研究生,创业首选为成都最接地气的街头餐饮“串串香”。他说,“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一种期许也是一种要求。”张思炽,中国电子科技大学(UESTC)-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ISCTE)合作管理学博士(IDMgt)项目2015级博士研究生,一个外表谦逊内敛,略显羞涩的理工男,调制出一锅翻腾热辣、四溢飘香的“博士串串”。
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算不错的收入或许已经很知足了。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渴望继续学习、能够创新和创造。在这个草根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在这个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的创业故事,有梦想,有激情,也有曲折,有担当。今天,我们来到这家川味十足的串串店,共同走近这位80后博士研究生,了解他的热辣飘香的激情创业史。
初识张思炽,即能感受到他谦逊、务实而又善于学习的气质。从2006年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毕业工作后,他又攻读了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到如今的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从本科开始他就对经济管理学科兴趣浓厚,认为纯粹的工科思维模式是有必要优化的,也认识到拓宽眼界、调整认识角度的重要性。他说:“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一种期许也是一种要求。”所以他选择了中国电子科技大学(UESTC)-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ISCTE)合作管理学博士(IDMgt)项目,他认为在这里一定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怀揣创业之心前行
在IDMgt项目学习阶段,各界成功人士、行业精英在一起学习交流,并与国内外学术大咖、知名教授一起探索研讨。在这种环境下,张思炽“来次创业,自己搞个项目”的想法不自觉地被唤醒了。而为什么会选择成都最接地气的街头餐饮“串串香”呢?张思炽谈到:“刚好在准备创业这个时期,好友进入了油、料等食品行业,想着借此机会搞个餐饮类项目。我本身也是重庆人,对火锅情有独钟,而且行业门槛低,接地气,前期投入对品牌和文化的要求也较低,其麻辣鲜香的口味风靡整个消费市场,大获人心。只要味道得到消费者认可便可站稳脚跟。”有了初步的想法后,首先他通过朋友找到了“串串”师傅,又从多种途径了解到该行业里“名牌”们成功的主要原因,发现很多成功因素他都具备。想着在进入该行业后能打响知名度,分一席之地,毕竟对手屈指可数。于是在权衡了时间、精力的情况下说干就干了。
这是一场关于梦想的锤炼史,亦是一个工科男的成长史。不服输的信念和敢想敢干的魄力,是张思炽一步步实现创业梦想的根本。经验不足的他为了很快的进入该行业,他邀请了两位股东一起加入,“串串”师傅技术持股,他和发小负责营销和管理。虽然成功的经验很难复制,但张思炽仍是自信满满:“我和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骄傲得认定自己要走的路一定是精彩的!“就这样“串串”店从张思炽的第一家店北门店开始了,他们不以噱头惊天下,但求口味动世人,目标是“打造食界新腔调”。与其他“串串”相比,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是成都第一家不用蘸料就吃的串串,并且是用砂锅来烫串串,温和醇厚中又带着辣味。他说他们团队推出的锅底有着19年的手艺底蕴,以及近百万的资金投入以完善细节。在确保浓郁的口感外,还尤其注重就餐环境:宝蓝色的门框,木质的桌椅和小小的绿色带,整个小清新风格的店面就像一个小花园。
从开始有了初步想法到落地实施,管理、销售、财务、生产、物流、人事于一身,忙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这是最痛苦的时候,也是最艰难的时候。在创业初期,各种未预料的问题都会出现,有时候常常会遇到突发情况,让人措手不及,但张思炽务实而又创新的思维很快能将问题圆满解决,困难点反而转变成了营销卖点。最让人深刻的是,在北门店刚开业的时候,由于物业总开关负荷电压小,导致经常停电,客源有所流失。为了挽回客户,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来转换劣势,搞了一个多种折扣的转盘,拉了一个横幅“跳闸一次多转一次取最低折扣“。这个方法实施后,从之前的客人不满到后来停电客人就欢呼,成功地将劣势转为优势。
随着“串串“店的逐渐红火,张思炽也迸发出了更长远的想法。他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与进步中开张了第二家店西门店,从第一家店到第二家店,从店铺装潢设计到菜品研发,他都亲自参与。精益求精的他力求每一家店主打不同的饮食文化,每一家店面都有不同的体验。而身边的IDMgt项目2015级博士班众多管理经验丰富、创新思维活跃的同学们纷纷成为了他的“营销顾问“、”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开拓创新,苦练内功,严把质量,建立了一套专业正规、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目前张思炽更多地考虑如何将“串串香”和主题文化做在一起,并控制人工成本。他说“如果只单单经营一个品牌,很难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北门和西门的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营销模式,逐渐转型成多品牌营销。他笑称说,目前已拿着一整套心得准备进军南门,并考虑取名为“博士串串”打造新品牌(此名还是在此次访谈中受IDMgt项目的启发油然而生的)。他的目标是从单一领域、单一品牌经营逐步向综合性多领域经营转变,从单一的街店经营模式逐步向多种合作经营模式转变。
怀揣感恩之心前行
从创业转到在IDMgt项目的博士生学习生活的话题,张思炽肯定的说:“选择IDMgt项目这一步是走对了,通过项目的学习让我有所得有所悟,IDMgt项目从学术、观念和思维上不断融合交流,不断为学员创造条件,打造一个成熟的跨文化、跨国度、跨思想的学术平台。在项目里结识了国内外学术大咖、知名教授和各界成功人士、行业精英,在项目以及老师们的指引下很自然地将工作中的具体项目与所学结合起来了,教授的传道授业如同在帮助梳理工作思路,不得不让自己多看些书,逼着自己加深学习。我们2015级的同学们对IDMgt项目都非常认可,高端论道的课堂气氛经常可见。项目运作当真是大气大为,每次活动的来宾、规模、效果都让人耳目一新。”
在博士阶段系统化学习,张思炽更是认为其对“串串”项目的促进是巨大的,是一个宝贵资源的大链接。在“串串”店常有同学、校友来往,成了朋友小聚的平台。博士学习对创业项目的影响是全面而细微的,从选址到营销、日常管理、员工激励都产生了效果:线上线下活动更新、菜品模仿创新、店长配股、值班加薪、关注员工满意度,以及在电力整修期间如何稳定客源,可以说每个细节的安排都跟学习的收获密不可分。“做串串是创业的一个切入点,目前是做串串做餐饮,后期一定不是局限在串串餐饮这一个项目!“看来,张思炽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创业经验的积累,已对未来有了更宏大的规划。
现在拥有的一切,张思炽说,感谢IDMgt项目提供的平台,感谢2015级博士班同学为他出谋划策。他还告诉我们,他的首店开业时间特选为妻子的生日,是献给妻子的生日礼物,感谢妻子,一路走来默默的支持与陪伴。就这样,怀揣感恩之心的他继续前行。
怀揣理想生活前行
当谈到他对理想生活的理解,张思炽这样说到:“理想的生活是创业成功的生活,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再多点,担好点,“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很惬意,现阶段对“串串”店的要求是“优质食材的搬运工”,只有鲜美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食品,这是餐饮界恒古不变的真理。每天专人买菜、强调配菜卫生、菜品出现问题一律撤下、关注网上评论重视批评意见,确实是从很多细节上在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禀赋、能力和辛劳服务他人,提供社会所需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我更愿意将“理想的生活”理解成事业理想的实现,事业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仍在摸索前进。”
编后语:我们在张思炽身上看到了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梦想践行者。像张思炽这样的80后学员,不仅怀揣着实现理想生活的梦想,更是能沉下心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厚积薄发,以务实创新的方式追寻心中目标,未来一定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让我们祝福他在行业中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同时祝愿他在博士的学习之旅中早日戴上博士帽!
(IDMgt 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