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2日,DoM「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在苏州举行。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潘景铭教授、马永开教授、肖文教授赶赴苏州,与二十三名华东区校友共聚一堂,交流博士论文撰写的所得所感。
「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的日程初定,所在区域校友反响热烈,积极报名参与。秉承目标务实、效果落地的原则,在论文移动诊所成行之前,项目收集汇总了每位与会校友拟解决的问题,三位教授在解决共性问题的情况下,针对个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确保能切切实实解决与会校友的论文困惑。
为了确保交流效果,保证每位校友有足够的时间与三位教授交流,同时又能借鉴同场校友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以“他山之石”为自己论文撰写增加助力,「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采取分场进行的方式,将每场参与交流的校友人数协调在合适范围内,兼顾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2018级储善忠博士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整个博士学习阶段的心得体会。储善忠博士说:“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感悟”。对学弟学妹们能享受到教授们的“知识上门服务”表示羡慕,相信有来自老师们热情的服务、来自同学们的相互督促,必定能最大程度激发每位校友的内驱力,在博士论文撰写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DoM 「论文移动诊所 」是项目于2023年启动,期望能切实给校友们带来帮助且将分区域持续进行的论文交流活动。打破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博士论文工作坊的交流形式,将处于同一片区、不同论文阶段、具有不同论文研究问题的学员聚在一起进行辅导,让参与交流的学员在得到来自老师的帮助之外,同时聆听其他校友的问题,以他推己,及早发现并预防前方可能出现的问题。
「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活动结束后,与会交流的校友对这一论文交流形式表示认可,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及时雨”,为自己的论文撰写“打了一针‘强心剂’”,部分校友还成立了学习小组,彼此督促、互相鼓励、在博士论文撰写的长征路中搀扶前行;并与教授们约定金秋时节再相逢。
有同学调侃总结: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学术交流之约,供需完美适配。
「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活动结束当晚,DoM博士校友会华东校友见面会在苏州举行,DoM博士校友会轮值会长梁海涛赶赴苏州,与二十五位华东区校友共聚首,大家交流情感,分享心得,并约定不辜负同在一片区域的地理优势,以后常聚常交流。
感谢2022级张卫为本次「论文移动诊所 · 华东站」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
部分与会校友感想
2017级王明:
感谢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M项目的各位领导、各位教授来到苏州和各年级的同学进行论文的交流、受益匪浅。教授们针对不同年级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论文书写规范、预答辩、答辩注意事项给予了我们很多知识和帮助。很羡慕学弟学妹能有如此好的机会。作为2017级的学生,五年学习时间,三年的疫情,现在能够有项目组这么好的安排,感觉太幸福了。感谢项目组、感谢各位教授。
2017级章帷儿:
苏州论文交流会教授交流及同学之间交流帮助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老师们的敬业和同学们的好学。建议后期多开展论文交流活动。特别是针对研究方法的辅导,希望能持续进行。
2020级黄小飞:
本次在苏州召开的论文工作坊特别具有针对性,打破了以往的年级限制、导师限制,学院领导、资深导师以及刚刚通过答辩的师兄一道现身说法,为我们深度答疑解惑,很大程度上解答了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也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客户意识”特别强,以往是给同学们大范围的讲解,本次论文工作坊是多对一、一站式把脉问诊。
2020级张锋:
这次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在关键的时刻、给我们2020级同学送来了一剂强心针,帮助我们2020级”保胎“好好的孕育论文。
1、相当于给我们2020级的四个同学开了个小灶,单独辅导、问题特别精准、聚焦。
2、针对2020级的普遍性问题,一是中期过后的如何开展第三章研究计划,案例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多案例的研究方式、问卷问题和量表的设定,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辅导
3、继去年11月中期检查过后,又是春节又是开年,大家工作特别繁忙,在我撰写论文的能量即将耗完的时候,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又重新激活了我们。
周六交流完,我周日就跟我的两边导师在联系、沟通,这次活动的效果立竿见影。
2020级赵远远:
这次苏州论文交流会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我们现在2020级,大部分同学的论文应该处于这个方法研究的这个章节。这次对于同学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给予了非常精确的指导,消除了我们的疑惑,减少了我们走弯路的可能性,也可以和同学横向对比,了解自己在论文写作的进度, 起到了督促,推动的再加油效果。
最深的感触是,马教授,潘副院长以及肖教授能够快速地找到同学论文中可能会出现的隐患,给予适当的提醒。
我觉得这种形式已经非常好了,小范围,然后比较深入的讨论交流会比这种大课效果要好,但是也可以针对论文中大家共同的一些重点难点做一次整体的讲授。
2022级张卫:
这次交流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让论文各个阶段的同学都有了目标和方向,能够把握论文写作的关键点。老师们能够很精准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
2022级郑恒国:
4月1日的论文交流会让我对博士论文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下一步论文的开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做博士论文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旅途,在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日常的论文交流指导更有针对性与及时性,对正在写论文的博士生意义重大。在论文交流中,有其他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交流经验,对本人触动很大,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感到由衷的钦佩,也更加激励了自己。而且这种经验的交流让我们后来的博士生更准确地找到关键问题,避免走很多弯路,提高了效率。建议将这种论文交流的做法延续下去,并且是常态化的。